探索浩瀚宇宙,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矢志不渝的追求。今年6月,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来自月球背面的“土特产”,安全着陆,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接见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教授王飞作为参研代表参加了此次接见活动。
王飞,现任西安交通大学视觉信息与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人机混合增强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空间视觉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为视觉智能处理器设计、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国家逐梦苍穹的壮阔征途中,交大科研工作者总在前仆后继,紧紧跟随。王飞老师作为其中的杰出代表,在嫦娥五号、嫦娥六号等研制任务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幕后英雄,深入了解王飞老师的故事——
为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把握航天技术这一重点发展方向,十余年来,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郑南宁院士的指导下,王飞率领团队参与我国载人三期空间站项目的技术攻关。他甘坐“冷板凳”,数十年如一日地演算数据、修改结果,只为保证项目的完美无憾。从2007年初探到2021年梦圆,历经十五年沉潜。
除此之外,王飞还参研嫦娥五号、嫦娥六号任务,致力于解决智能目标感知难题,保证机械手的可靠性、稳定性和适应性。“月表环境十分复杂,实际降落的结果与预测的数据可能千差万别。我们要做的就是给探测器‘兜底’,让它不管以怎样的‘姿势’降落,都能有效进行采样。”王飞解释道。
最终,王飞带领团队在关键理论技术和在轨应用等方面实现了突破,科研成果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获“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他也在2021年2月22日和2024年9月23日分别作为嫦娥五号、嫦娥六号任务参研人员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而这些成果的背后,是机器中自动保存的200多万次数据模拟记录,是凌晨三点伏案奋笔疾书的身影,更是王飞的坚持不懈和满腔爱国情怀。
丰富的科研经验使王飞深谙实践的重要性,在教书育人领域,相较于手把手带领学生做研究,王飞更愿意放手让学生去想、去闯、去干,而自己只是以一种“监护人”的身份在背后给予支持和陪伴。2023年,王飞被评为“研究生教育优秀导师”。
无论是硕士生还是博士生,王飞都不断给学生创造机会,为他们提供强大的后盾和保障,让他们完成从参与到主导、从配合型到领导型的转变。
王飞的育人理念也在他带领的研究生科研团队中得到彰显。“面对未知,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踏实和坚持。”王飞说,“一次实验没能成功,那就做千次万次,总会有所突破。”在这种观念的熏陶下,科研团队脚踏实地、摒除干扰,拧成一股绳,沉心蓄力,在专业领域崭露头角。
不仅如此,王飞还鼓励学生独立参与国家重大项目,让他们从细微中窥探国家力量、在实践中培育爱国情怀。
在王飞的指导下,他的学生积极投入到国家重大项目的研究任务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提出了多项新技术和解决方案。其中李中衡不仅在校期间参与了嫦娥五号表采机械臂视觉系统的研制,还在博士毕业后加入航天五院总体部,在嫦娥七号任务中负责重要工作,继续投身于科技强国之伟业,为民族复兴添砖加瓦。
良师亦是友。科研路上并非一帆风顺,每每有学生因为实验结果不理想而灰心丧气,或是因为前路未知而丧失继续前进的动力时,王飞都会主动和学生聊天,关心他们的心理状况,给予积极的肯定和细致入微的引导,帮助学生走出迷茫,建立自信心。
无论是躬耕科研还是育人实践,王飞始终以身立行,以坚持之力量,建造大国重器、培育国之栋梁。
中国航天承载了一个大国的斑斓梦想,也寄寓了新时代中国人的骄傲与情怀。从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到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再到以王飞为代表的一批批科研工作者……交大人始终在为国家航天事业贡献着不竭力量。
未来,西安交通大学将致力于成为航天科技创新的重要引擎,聚焦核心技术突破,以卓越科研助力航天强国建设,推动中国航天事业迈向更高峰。